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,人类和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关系
人工智能能否超过人类?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。在某些方面,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类,比如说在计算、数据分析、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等方面,但是,人工智能还没有完全像人类一样具备理解、判断和决策的能力,因此,我们可以说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超过人类,但是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,这一天可能会到来。

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关系:1、人类同机器的关系永远是制造与被制造、支配与被支配、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,而不是相反。认为机器思维能够完全取代人脑,人工智能能够战胜人类智能,机器人将会统治世界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。2、人工智能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智能,但它在延长人的大脑,扩大人的智能,放大和部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。

但是,人工智能绝不会取代、超越人的意识。发展方向《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2021》(2021年9月13日由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发布)认为当前以大数据、深度学习和算力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、人脸识别等以模式识别为特点的技术应用上已较为成熟,但对于需要专家知识、逻辑推理或领域迁移的复杂性任务,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还远远不足。

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1、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。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,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,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,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,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,叫人工智能。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,是人的智能的物化。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,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,但人工智能不会成为人类智能而取代人的意识。
(1)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、物理的过程。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,(2)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。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,(3)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特有的能动性和创造能力。人类思维则主动提出新的问题,进行发明创造,(4)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,但它同人脑相比,局部超出,整体不及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由 玖月网络 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。